跳到主要內容

芋泥吐司


最近瘋狂做吐司,太想知道怎樣可以做出軟綿的吐司了,之前試過吳寶春師傅的金牌牛奶吐司配方,覺得還蠻不錯的,剛烤好真的是軟綿而且還會牽絲!





我沒有買吐司模,用一般常條磅蛋糕的模來烤12兩吐司的配方,所以形狀較為矮胖。
這個配方我覺得蠻不錯的,在網路上都搜尋得到,不過隔天還是會變乾硬,這就是自製麵包比不上外面有加改良劑的麵包的缺點,但同時也是優點,因為健康滿分!: )

最近做麵包覺得還蠻上手了,一開始揉麵團總覺得要使好大力氣,心裡一直想著到底要揉多久才會出現薄膜 ... (在網路上做過一些功課,能夠拉出薄膜得麵團表示筋度夠,可以包裹酵母產生的二氧化碳,形成無數微小的氣孔,經過烘焙以後蛋白質凝固,能撐起麵包的結構。所以經搓揉甩打麵團而產生足夠麵筋的麵團,麵包體也會比較細緻。) 多練習幾次這樣的過程以後,我發現揉出薄膜的時間漸漸縮短,其中甩打幫了不少忙。當手揉痠了,就將麵團摺起來往桌上甩幾次,不用多久可以達到完全階段了。這種事果然一回生二回熟~ :P

這個芋泥吐司試用吳師傅的配方加上自製芋泥。製做芋泥時我使用的是在美國超市買的light brown sugar (說是light 但還是好甜 >"<),所以糖量我減半了,如果用白砂糖份量就要增多一點,可以慢慢加,調整至個人喜愛的甜度!


自製芋泥:

芋頭 400g
奶油 40g
黑糖 60g (慢慢添加調整甜度)
牛奶 用來使芋泥餡滑順的,若已經很溼就不需添加


芋泥吐司:

芋泥餡    250 g
高筋麵粉    350 g
細砂糖    30 g
鹽    1/2 tsp
無鹽奶油    18 g
水    155 g
鮮奶    83 g
酵母    1 tsp


做法:

1. 除了奶油和芋泥餡以外,其他材料攪拌在一起,液體留20~30cc在麵團成形之後慢慢加

2. 液體材料都加到麵團後,將麵團放到工作檯上進行揉麵

3. 混入奶油丁,揉至奶油和麵團融合在一起

4. 搓揉甩打直到麵團可撐出薄膜

5. 麵團滾圓放到鋼盆中進行發酵直到一倍大,是氣溫濕度而定,我大約花了2小時

6. 取出麵團,將空氣壓出,擀成一個方形,約 30 cm * 30 cm

7. 鋪上芋泥餡,周圍留3公分,捲起麵團塑成圓柱狀

8. 將麵團切兩半,兩長條麵團交叉纏繞,兩端捏合

9. 放入烤模中進行二次發酵直到滿模,約1~1.5小時

10. 發酵完成前預熱烤箱170C/ 340F,麵團上面刷全蛋液

11. 放到預熱好的烤箱中烘烤約30~35分鐘,表面呈金黃即可







第一次發酵完成後,空氣要確實壓出,像我的還留有些空氣泡泡,第二次發酵就會看到這些泡泡,烤完就沒那麼漂亮了~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杏仁渣手工西餅

好久沒寫食譜啦...偷懶中... 從台灣帶回南杏仁,煮成杏仁茶和打杏仁漿都好好喝喔 可是,就跟豆漿一樣,有過濾後留下渣渣的困擾... 覺得渣渣的營養直接丟棄很可惜,所以就想辦法創造更多的食物將渣用掉,也吸收到了營養了! 很多人說打漿的時候打細一點,就可以不過濾直接喝掉 沒錯... 但我沒有高級果汁機呀!!!(以後一定要買一台!)

鐵板燒必吃小炒 ~ 黑胡椒高麗菜

吃鐵板燒都會吃到的菜就是炒豆芽和炒高麗菜。大量黑胡椒超級下飯,肉都還沒來,有菜我就可以吃超飽了 >"< 有時候想吃口味重一點,就自以為在開熱炒店,這樣吃一餐蠻過癮的,畢竟在美國要吃中菜也是蠻貴的 (而且又超油!) 自己快炒可以控制油量和鹹度,好吃又健康!

經典台式芋泥麵包

不知為何會莫名地被這種造型的麵包所吸引,經典的芋泥麵包和芝麻麵包,只要以這種造型現身,看得到餡料又灑上這麼多芝麻,就覺得好好吃~在台大的活大麵包店我就常買這種麵包! 自從吃習慣自製的麵包後,想起之前在麵包店買的麵包就會想說,天哪,我應該吃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吧! 因為自製麵包沒有那麼放改良劑,成品比較不那麼鬆軟,自製麵包最鬆軟的時刻應該就是剛出爐的時候了,所以剛出爐不管怎樣也要吃掉一個!自製麵包的用料實在,畢竟是自己做的,口感也比較紮實,現在吃外面鬆鬆軟軟的麵包反而心裡覺得怪怪的XD 很喜歡吃芋頭,煮湯煮火鍋,紅燒滷肉,做蛋糕麵包,都可以很好吃!讚讚!